6月19日,跨喜马拉雅研究中心举行了主题为“后疫情时代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和区域合作”的学术研讨会。本次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邓常春教授、成都体育学院新传学院副院长廖建国教授、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刘思伟教授、四川外国语学院国关学院龙兴春教授、成都市委党校管理部主任李好副教授、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赵新军博士。校内参加人员包括经管学院院长邓建教授,四川省应急知识科晋基地主任龚晓教授、乐山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任文举教授、跨喜中心蓝皮书项日主管牛秀敏博士、跨喜中心国际学术部主任郑磊博士、Imran博士、跨喜中心行政主任王晓琳老师以等及中心科研助理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跨喜中心执行主任刘军荣教授主持。会议伊始,刘军荣教授对校内外专家进行了介绍,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邓建教授致辞欢迎,并对跨喜中心的成立、发展以及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做了简要介绍。与会专家就会议主题依次发表学术观点,产生思想的碰撞。
李好博士认为,正值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的“而立之年”,此时和东盟的贸易应当侧重于数字经济,成都应率先成立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加强数字四川-东盟数字经济合作正当时。
廖建国教授认为,后疫情时代我国应该强化信息沟通服务,优化外宣渠道和方式,促进从传统媒体走向数字媒体转换,现在我们就应该做好规划和准备;龚晓教授提出成渝地区的地市政府和企业应因地制宜的参与到国家与东南亚的合作,利用地缘、经济和区位贯彻实践新发展格局下的内外双循环;刘思伟博士从不同角度提出,疫情使很多国家对非传统安全的观念产生改变,但是未来的合作仍不是大区域的,无法实现整个资源整合,国家应当具体提供平台做项目,加强人才培养,以增强国家对话语权的影响;龙兴春教授认为四川应该在后疫情时代我国在对南亚和东南亚合作中发挥领头羊作用,并要在提前做好规划以及软硬件准备,切实提高四川对跨西地区合作的引领作用。龙兴春教授还认为,在当前全球舆论现状下,我国未来以及后疫情时代应该完善我国外宣和讲好“中国故事”的模式和路径,要将鲜活的中国传播出去,破除刻板的外宣印象。赵新军教授深表赞同,并从语言文字、货币、传播角度提出了后疫情时代提升我国在跨喜地区软实力的路径和措施。与会学者并就如上主题和观点展开热烈讨论。中心科研助理同学积极参与研讨之中并相与会专家提出很多问题,专家就此一一作答。
总而言之,学者们从国际传播、区域安全和发展、文化传播、数字经济等方面展开了激烈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学者们在完善“讲好中国故事”和外宣方式措施,提升我国在跨喜地区的软实力舆论方面的传播,强化对海外中资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服务保障等方面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