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古代文明
早年的印度文明支配着马来西亚。从印度输入的印度教和佛教文化,主导了早期马来西亚的历史。
公元初马来半岛建立了羯荼、狼牙修、古柔佛等古国。
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刺加王国统一。从7世纪到14世纪,在苏门答腊的三佛齐文明达到高峰,其影响力延伸至苏门答腊、爪哇、马来半岛和婆罗洲的大部分地区。
伊斯兰教早在10世纪传至马来西亚,但直到14世纪和15世纪,三佛齐覆灭后不久,伊斯兰教才在马来半岛奠定根基。这个地区分裂成众多以伊斯兰教为主的苏丹国,其中最突出的是马六甲苏丹王朝。伊斯兰文化对于马来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同时它也受到马来民族的影响。
柔佛苏丹王朝
马六甲苏丹王朝最后一位苏丹的儿子逃到马来半岛南端的民丹岛,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柔佛苏丹王朝。马六甲的统治消失后,马来群岛分裂为众多互相争战不停的小国家,其中最重要的有亚齐、文莱、柔佛和霹雳。其它国家有万丹、日惹、吉打、雪兰莪、苏禄和登嘉楼等。
16世纪末,欧洲商人在马来亚北部发现了锡矿,透过锡的出口,霹雳变得富强起来。欧洲殖民势力继续在这个区域扩张。葡萄牙控制了对盛产香料的摩鹿加群岛的贸易。1571年西班牙占领马尼拉。
1607年,亚齐苏丹国兴起,成为马来群岛最强盛富裕的国家。在伊斯干达.穆达(Iskandar Muda)统治下,这个苏丹国控制的范围延伸到苏门达腊与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地区。他征服马来半岛的锡矿产地彭亨,并将彭亨苏丹掳往亚齐。他所向披靡的舰队在1629年攻打马六甲的战役中瓦解,依据葡萄牙史书记载,当时葡萄牙与柔佛的联军设法摧毁他的所有船舰,杀掉19,000名战士。然而,亚齐的军力并未被摧毁,因为在同一年亚齐征服了吉打并把许多吉打人民迁到亚齐。这位苏丹的外甥Iskandar Thani是彭亨的王子,后来成为他的继承人。在Iskandar Thani统治期间,亚齐专注于巩固内部及宗教上的统一。
这段期间,马来亚各苏丹国的虚弱,为从其它地区人民移入这些马来故土创造了条件。从印度尼西亚东部来的布吉人海盗经常袭击马来亚海岸地区。1699年他们刺杀了柔佛最后一位马六甲血统的苏丹,控制了柔佛,其他布吉人控制了雪兰莪。从苏门达腊来的米南加保人也迁入马来亚,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森美兰。柔佛的覆灭在马来半岛上留下了一个权力真空。暹罗的大城王国部分填补了这个空缺,将北部的五个马来国家——吉打、吉兰丹、北大年、玻璃市和登嘉楼——变成自己的属国。柔佛覆灭也让霹雳成为马来亚苏丹国之中的领导者。
18世纪马来亚对欧洲的经济重要性快速成长。尤其英国与中国之间的茶贸易,增加了对马来亚的高质量的锡的需求,锡用在茶叶箱的内衬,具防潮作用。马来亚的胡椒在欧洲也享有盛誉,而且在吉兰丹和彭亨有金矿。锡矿和金矿及其附属工业的发展,导致了第一批外来移民涌入马来人的世界,一开始是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后来则是华人。华人定居在城镇并很快掌控了经济活动。这建立了往后200年的马来亚。
近现代
1942年至1945年日本占领这个地区,马来亚被日本占领。虽然日本占领的时期相当短,但是它激起了马来亚和其它地区的反殖民民族主义。马来人民族主义又激起了华人的反对。华人惧怕马来人和伊斯兰教的支配地位,许多华人因此参加马来亚共产党。在英国军方的强烈镇压,以及马来人和华人政治领袖的协商退让下,共产党暴动被扑灭,1957年多民族的马来亚联合邦宣告独立。
1963年8月31日,英属的新加坡和北婆罗洲(沙巴)宣告独立,1963年7月22日,砂拉越宣告独立,并与马来亚联邦以同等伙伴身份(即国家身份)于9月16日组成马来西亚联邦。随着以华人为主导的新加坡的加盟,整个马来西亚华人人口数量也持续增长,当时华族约占马来西亚人口的42%,和马来族人口的比率不相上下。后来“马来人至上”的观念越来越强烈,他们认为马来族是马来西亚或马来亚的主人或特权者,华人和印度裔被认为是承蒙马来族的恩惠。马来族精英也开始惧怕以华人占多数的新加坡会削弱他们占多数的人口比例,并主宰马来西亚的政治及经济环境。
1965年8月8日,以巫统为首的国阵执政联盟利用其国会优势通过决议,将新加坡驱逐出马来西亚。8月9日,新加坡宣布退出马来西亚独立建国。[3] 政府的目标是“2020宏愿”,让马来西亚在2020年成为先进国家。然而,这留下了未解的问题,究竟马来西亚会在何时且如何充分实现第一世界的政治体系(多党民主制、自由的媒体、独立的司法审判,并恢复公民与政治自由),以齐头赶上它的经济成熟。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由马来半岛南部的马来亚和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沙捞越、沙巴组成。地处北纬1°-7°,东经97°-120°。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全境被南中国海分成东马来西亚和西马来西亚两部分。西马来西亚为马来亚地区,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西濒马六甲海峡,东临南中国海,南濒柔佛海峡与新加坡毗邻,并建有两条长提相通。东马来西亚包括砂捞越地区和沙巴地区,位于加里曼丹岛(婆罗洲)北部,汶莱则夹于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之间。马来西亚国土面积330257平方公里。海岸线部长4192公里。
气候特征
马来西亚因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无明显的四季之分,一年之中的温差变化极小,平均温度在26-30℃之间、全年雨量充沛,3-6月及10月至次年2月是雨季。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
自然资源
马来西亚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橡胶、棕油和胡椒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曾是世界产锡大国,因过度开采,产量逐年减少。马来西亚石油储量丰富,此外还有铁、金、钨、煤、铝土、锰等矿产。盛产热带硬木。
马来西亚原始森林中,栖息着濒于绝迹的异兽珍禽,如善飞的狐猴、长肢棕毛的巨猿、白犀牛和猩猩等等,鸟类、蛇类、鳄鱼、昆虫等野生动物数量也很多。兰花、巨猿、蝴蝶被誉为马来西亚的三大珍宝。
行政区划
政区
马来西亚分为13个州,包括西马的柔佛、吉打、吉兰丹、马六甲、森美兰、彭亨、槟城、霹雳、玻璃市、雪兰莪、登嘉楼以及东马的沙巴、砂拉越,另有三个联邦直辖区:首都吉隆坡、纳闽和布特拉再也(简称布城,联邦政府行政中心)。
首都
首都吉隆坡人口约167.4万人(2011年7月,大马统计局),面积达243平方公里。具有观光和通讯两大功能的吉隆坡石油双峰塔高达466米,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目前仍是亚洲最高塔之一,如两柄银色利剑直插云端。吉隆坡还是这个多民族、多宗教国家的缩影,市内清真寺以及佛教、印度教的寺庙随处可见,基督教的教堂也有20多座。
政府行政中心布城位于吉隆坡以南25公里处,面积达49平方公里。首相府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于1999年6月迁入,2005年前搬迁完毕。
人口民族
截止2015年,马来西亚总人口30638600人。其中马来人55%,华人24%,印度人7.3%,其他种族0.7%。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较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等.马来西亚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773(2014年),处于高水平。
根据宪法定义,马来人是实行马来风俗(习惯法)和文化的穆斯林。他们在政治上具有主导权。土著地位也授予某些非马来的土著,包括泰人、高棉人、占族和沙巴和砂拉越的土著。非马来土著在砂拉越占一半以上人口,在沙巴超过2\3。半岛也存在着为数较少的原住民群体,在那里他们被统称为Orang Asli。关于谁能获得土著地位的各州法律规定有所不同。只要是在马来西亚的土著(Bumi),就可以享有房屋折扣等优惠。虽然华人、印度人同为马来西亚人,却因为不同肤色而无法享有这项权利。
国家象征
国旗
马来西亚国旗又被称为“辉煌条纹”。是马来西亚的国家主权象征之一。国旗由十四道红白相间的横条所组成,左上角为蓝底加上黄色的新月及十四芒星图案。这道旗帜自1963年9月16日马来西亚成立时正式开始启用。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主体部分由14道红白相间、宽度相等的横条组成。左上方有一深蓝色的长方形,上有一弯黄色新月和一颗14个尖角的黄色星。14道红白横条和14角星原代表全国14个州,自新加坡在1965年独立后代表全国13个州和联邦直辖区。蓝色象征人民的团结及马来西亚与英联邦的关系──英国国旗以蓝色为旗底,黄色象征皇室,红色象征勇敢,白色象征纯洁,新月象征马来西亚的国教伊斯兰教.
国徽
马来西亚国徽中间为盾形徽。盾徽上面绘有一弯黄色新月和一颗14个尖角的黄色星,盾面上的图案和颜色象征马来西亚的组成及其行政区域。盾面上部列有5把入鞘的短剑,它们分别代表柔佛州、吉打州、玻璃市州、吉兰丹州和登嘉楼州。盾面中间部分绘有红、黑、白、黄4条色带,分别代表雪兰莪州、彭亨州、霹雳州和森美兰州。盾面左侧绘有蓝、白波纹的海水和以黄色为地并绘有3根蓝色鸵鸟羽毛,这一图案代表槟榔屿。盾面右侧的马六甲树代表马六甲州。盾面下端左边代表沙巴,图案中绘有强健的褐色双臂,双手紧握沙巴州旗。盾面下端右边绘有一只红、黑、蓝3色飞禽,代表砂拉越州。盾面下部中间的图案为马来西亚的国花──木槿,当地人称“布呢拉亚”。盾徽两侧各站着一头红舌马来虎,两虎后肢踩着金色饰带,饰带上书写着格言“团结就是力量。
国歌
《我的国家》
歌词大意:我的祖国,我生长的地方,愿她的人民团结坚强,愿上帝保佑她安康,愿元首和平地统治四方。
国花
木槿(又称大红花、扶桑)
政治
政体
马来西亚实行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又分为二元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马来西亚属于议会君主制)。因历史原因,砂捞越州和沙巴州拥有较大自治权。
马来西亚的国家元首称为马来西亚最高元首,而政府由国会下议院最大党或联盟所组成,领袖称首相。其政治体制是沿袭自英国的西敏寺制度。
宪法
1957年颁布马来亚宪法,1963年马来西亚联邦成立后继续沿用,改名为马来西亚联邦宪法,后多次修订。宪法规定,最高元首为国家最高领导者、伊斯兰教领袖兼武装部队统帅,由统治者会议选举产生,任期5年。最高元首拥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最高权力,以及任命总理、拒绝解散国会等权力。1993年3月,马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取消了各州王室最高领导者的法律豁免权等特权。1994年5月修改宪法,规定最高元首必须接受并根据政府建议执行公务。2005年1月,国会下议院再次通过修宪法案,决定将各州的水供事务管理权和文化遗产管理权移交中央政府。
议会
也称国会,最高立法机构。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2003年5月,国会通过重新划分国会和州议会选区的动议,国会下议院议席从194增至219个,除沙捞越以外的12个州议席从422增至505个。议员任期5年。[4] 2008年3月,马举行第12届全国大选,共设下议院议席222个。2011年国阵占下议院137席,反对党76席,无党派9席。下议长丹·斯里·达图·班迪卡·阿敏(Tan Sri Datuk PANDIKAR AMIN bin Haji Mulia),2008年4月28日就任。上议院共70席,由全国13个州议会各选举产生2名,其余44名由最高元首根据内阁推荐委任,任期3年,可连任两届。2011年共有上议员62名,空缺8名。现任上议院议长丹·斯里·阿布·扎哈(Tan Sri ABU ZAHAR bin Pawanteh),2010年4月26日就任。
司法
最高法院于1985年1月1日正式成立,最高法院成立后,即废除英国枢密院的最终裁决权,联邦法院为目前马来西亚司法制度最高裁决法院,1994年6月改名为联邦法院,联邦法院之下设有上诉庭,上诉庭负责复审来之高级法院之上诉案件,紧接着的下一级的法院是马来亚高级法院(负责西马)和婆罗州高级法院(负责东马),各州设有地方法院,各区又设有推事庭。另外还有特别军事法庭,伊斯兰教法庭,小额诉讼仲裁庭。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丹斯里阿里芬(Tan Sri Arifin bin Zakaria),于2011年9月12日就任 。总检察长丹斯里阿都干尼(Tan Sri ABDUL GANI PATAIL),2002年1月1日就任。
政党
马来西亚注册政党有40多个。由14个政党组成国民阵线联合执政。2001年5月,沙巴人民正义党解散,并入巫统。2002年1月,反对党沙巴团结党重返国民阵线。
国民阵线(National Front,Barisan National,简称BN):执政党联盟。1974年4月在马来亚联盟党的基础上扩大而成,成员党相对独立。大选时各党采用统一的竞选标志和宣言,候选人议席内部协商分配。强调发展经济,协调各政党利益,建立和平、稳定、繁荣、公正的社会。
国民阵线成员党列表
|
马来民族统一机构
又称巫统(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
|
马来西亚华人公会
(Malaysian Chinese Association)
|
马来西亚人民进步党
(The People’s Progressive Party of Malaysia)
|
沙捞越土著保守统一党
(Parti Pesaka Bumiputra Bersatu Sarawak)
|
沙捞越达雅克族党
(Parti Bangsa Dayak Sarawak)
|
沙巴自由民主党
(The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of Sabah)
|
沙巴民主党
(Parti Demokratik Sabah)
|
沙巴进步党
(The Sabah Progressive Party)
|
沙巴人民团结党
(Parti Bersatu Rakyat Sabah)
|
沙捞越人民联合党
(The Sarawak United People’s Party)
|
马来西亚印度人国大党
(Malaysian Indian Congress)
|
人民运动党
(又称民政党,The People’s Movement Party)
|
沙捞越国民党
(The Sarawak National Party)
|
沙巴团结党
(Parti Bersatu Sabah)[4]
|
人民联盟(Pakatan Rakyat,简称PR):是马来西亚一个政党联盟,目前尚未有一个共同的旗帜,其被支持者视为唯一一个能够与国民阵线抗衡的政治力量。截至2013年5月,民联在国会下议院222席中拥有89席(执政党另有二十七席被怀疑是有争议的),而且在马来西亚十三州中的吉兰丹、槟城及雪兰莪州执政。
主要执政党
(1)马来民族统一机构(The 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UMNO):马来人政党,简称巫统。成立于1946年5月11日。1987年4月因党争而分裂,被法庭判为非法组织。1988年2月马哈蒂尔在原巫统基础上重组“新巫统”(The New 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1996年,从巫统分裂出去的“四六”精神党重返新巫统后再次还名为“巫统”。现有党员280万。巫统主席和署理主席代表国阵出任政府正、副首相。现任主席纳吉布,署理主席丹斯里慕尤丁。
(2)马来西亚华人公会(Malaysian Chinese Association,MCA):最大的华人政党,简称马华公会。1949年2月27日成立,原名马来亚华人公会,马来西亚成立后改为现名。党员103万。现任总会长蔡细历,署理总会长廖中莱。
(3)马来西亚印度人国大党(Malaysian Indian Congress,MIC):1946年8月2日成立,简称印度人国大党。马来西亚印度、巴基斯坦族政党,旨在争取和维护两族利益。党员55万人。主席达图·帕拉尼威·哥维达萨米,2010年12月6日就任.
主要反对党
(1)马来西亚伊斯兰党(Parti Islam Malaysia):原称泛马伊斯兰教党。以马来穆斯林为主的宗教政党,主要势力在北马。1951年8月23日成立,1973至1977年曾加入国民阵线。1959至1978年和1990年至今在吉兰丹州执政,1999至2003年在丁加奴州短期执政。1992年8月决定在吉兰丹州实施伊斯兰刑事法。党员80万。在2008年308大选后与行动党和公正党组成民联(Pakatan Rakyat)。现任主席为哈迪·阿旺(HADI AWANG)。
(2)民主行动党(Democratic Action Party):以华人为主的多民族政党。行动党原是新加坡执政人民行动党 (People's Action Party) 在马来西亚联邦各州的支部,然而在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被迫退出联邦独立以后,人民行动党留在马来西亚的各州分部被视为外国政治组织,原有的党员就在同年10月重新组织了民主行动党,并在翌年3月18日正式注册成立,首任党秘书长为後来出任新加坡第三任总统的蒂凡那。本届国会最大反对党。秘书长为槟城州首席部长林冠英。
(3)人民公正党(People's Justice Party/Party Keadilan Rakyat):1999年4月4日成立,前身是1990年注册的伊斯兰教社会联盟。旨在联合各政党和非政府组织力量,抗衡政府,争取公正。2003年7月,国民公正党决定与反对党人民党合并为人民公正党。党主席为原公正党主席、前副首相拿到斯里安华·依布拉欣夫人旺·阿兹莎(Wan Azizah),署理主席为穆罕默德·阿兹敏·宾·阿里(Mohamed AZMIN BIN ALI),前副首相拿到斯里安华·依布拉欣(ANWAR IBRAHIM)任该党顾问。在2008年308大选后与回教党和公正党组成民联(Pakatan Rakyat)。
政要
最高元首阿卜杜勒·哈利姆·穆阿扎姆·沙阿(Abdul Halim Mu'adzam Shah),1927年11月28日生于吉打州,1955年英国牛津大学伍德翰姆学院毕业。1958年7月14日任吉打州第27任苏丹(苏丹为马来西亚各州最高领袖)。1970年9月至1975年9月任马第五任最高元首。2011年12月再次出任马最高元首。
首相兼财政部长是拿督斯里纳吉布·敦·拉扎克。马第二任首相敦拉扎克的长子。1953年7月24日生于彭亨州。获英国诺丁汉大学经济学士学位。1976年当选国会下议员,1978年任能源、电讯和邮电部副部长,是马历史上最年轻的下议员和副部长。此后历任彭亨州州务大臣、文化、青年和体育部长、国防部长、教育部长等职。2004年1月起任现职,2004年3月大选后连任。巫统资深领袖,曾连续多次当选巫统副主席,2004年1月起任巫统署理主席。2008年3月大选后连任副首相和国防部长,同年9月改兼任财政部长。2009年4月就任马第六任首相,2013年5月连任。夫人拿汀斯里罗斯玛·曼苏尔(Datin Seri Rosmah Mansor),育有五名子女。
马来西亚统治者会议
统治者会议由柔佛、彭亨、雪兰莪、森美兰、霹雳、登嘉楼、吉兰丹、吉打、玻璃市9个州的世袭王室最高领导者和马六甲、槟城州、沙捞越、沙巴4个州的州元首组成。
统治者议会的职能是在9个州中轮流选举产生最高元首和副国家元首;审议并颁布国家法律、法规;对全国性的伊斯兰教问题有最终裁决权;审议涉及马来族和沙巴、沙拉越土著民族的特权地位等重大问题。未经该会议同意,不得通过有关统治者特权地位的任何法律。首相和各州州务大臣、首席部长协助会议召开。
军事
马来西亚国防
陆军的前身是1935年英国殖民地政府组建的马来兵团。1958年从英国人手中接管原英殖民地海军辅助部队,1963年正式改为马来西亚皇家海军。1958年6月1日正式建立马来皇家空军。最高元首是三军最高统帅。国防决策机构为国家安全委员会,首相任主席。武装部队总司令是军队最高指挥官。总司令穆罕默德·安瓦尔上将,2005年4月任职。实行志愿兵役制,服役期10年。[10]
马来西亚武装部队主要是驻守在马来西亚边界,特别是于紧急状态时期对抗游移在马泰边界的马共游击部队、防止菲律宾南部的叛乱组织入境以及消灭在马六甲海峡上进行攫夺活动的海盗。在国际上,马来西亚武装部队的主要工作是参于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维和行动。
马来西亚军力
马来西亚三军总兵力12.95万人。陆军10.5万人,编成1个军团司令部、4个师、1个快速反应旅、10个步兵旅、5个炮兵团、4个装甲团,装备坦克26辆、装甲车1100余辆、火炮400门。海军1.25万人,编有两个海军司令部,编成10个中队,装备100余艘舰船,有海军基地4处。空军1.2万人,编两个管区(下辖5个营)、12个飞行中队和支援部队,有空军基地3处。另有预备役部队4.66万人,准军事部队20余万人。
外交
外交政策
马来西亚奉行独立自主、中立、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视东盟为外交政策基石,优先发展同东盟国家关系。重视发展同大国关系。系英联邦成员,与其成员国交往较多。已同131个国家建交。
外交方面,马来西亚在1957年9月17日加入联合国,也是环印度洋区域合作联盟、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大英国协、不结盟运动和伊斯兰会议组织的成员国,同时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英语:ASEAN)的创立国之一。
开展经济外交,推动南南合作,谴责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1998年主办了第六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主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保持松散的经济论坛性质,反对其发展为地区性集团。重视东亚合作,倡导建立东亚共同体。1997年主办了首届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10+3),2005年底主办首次东亚峰会。积极致力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湄公河盆地经济开发合作。
积极发展同伊斯兰国家和不结盟国家关系,关注伊斯兰事务。主张伊拉克战后重建应尊重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并符合伊人民意愿。在中东问题上,认为巴勒斯坦人民的斗争不是宗教对抗,而是捍卫领土主权,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应得到国际社会承认。2006年多次以伊斯兰国家会议组织和不结盟运动主席国身份召集会议,并致信联合国秘书长和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寻求对伊拉克问题和中东问题公正合理的解决。
反对西方强权政治,反对利用“民主”、“人权”等问题干涉别国内政,主张维护联合国作为国际核心组织的地位,关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问题。2004年5月当选2005-2007年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委员。2006年3月,第60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成立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取代原来的人权委员会。马于同年5月当选人权理事会成员,任期3年(2006~2009年)。
支持国际反恐合作,强调反恐应解决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否定伊斯兰与恐怖主义的必然联系,推动宗教和文明间对话。
在朝核问题上,认为拥有核武器的朝鲜将危及东北亚乃至全世界的安全,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克制,赞赏六方会谈为解决朝核问题发挥的积极作用。
对外关系
同中国的关系
中马两国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往来。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商人就去马来半岛从事商业活动。1974年5月31日,马中两国建交,马来西亚成为东盟中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中马建交以来,两国不断拓展和深化双边关系,给双方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促进两国和本地区的繁荣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在广泛领域的协调与合作,共同促进两国和本地区的和平、稳定、安全、和谐与发展。
同东盟的关系
马来西亚是东盟重要成员,同其他东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密切,高层互访频繁,并注意在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上相互协调立场。马是东盟内部贸易的重要一员,2005年与其他东盟国家的贸易额为2462亿令吉,占其对外贸易总额25.44%(马方统计数据,下同)。重视地区安全合作。2004年7月开始与印尼、新加坡在马六甲海峡进行协同巡逻,共同打击海盗、走私和恐怖活动。
同印度尼西亚的关系
同为穆斯林人口占多数的国家,相互关系十分密切。2005年马印尼双边贸易额291.5亿令吉,占马外贸总额的3.01%。两国在西巴丹岛和利吉丹岛主权归属问题上存在争议。2002年海牙国际法院裁定马对上述两岛拥有主权,印尼对此表示接受。2005年1月,巴达维总理在雅加达出席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期间会见苏希洛总统,并向印尼提供了救灾援助;4月,巴达维总理出席在印尼举行的2005年亚非峰会和万隆会议50周年纪念活动。2006年1月,巴达维总理在苏门答腊与印尼总统苏希洛举行年度磋商;马来西亚皇帝西拉杰丁访问印尼。3月,印尼国会议长阿贡拉克索访马。8月,印尼总统苏希洛访马。12月,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纳吉布访问印尼。
同新加坡的关系
新加坡是马来西亚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外资来源地。2005年马新双边贸易额1341.6亿令吉,占马外贸总额的13.86%。两国在马向新开放领空及长期供水、新在柔佛海峡实施填海工程、白礁岛主权归属、马新大桥、马在新铁路关卡迁移等问题上存在分歧。阿都拉·巴达维就任总理后,积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两国关系得到改善。2005年3月,吴作栋国务资政与巴达维总理就双边关系问题再次在马举行会谈。4月,纳丹总统访马。同月,两国就新在柔佛海峡填海问题签署协议。6月,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纳吉布出席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安全会议。9月,副首相兼国防部长纳吉布出席在新加坡举行的“2005年度东盟100领袖论坛”并演讲。11月,新加坡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贾古玛访马。2006年1月,最高元首西拉杰丁访新。
同泰国的关系
2005年马泰双边贸易额516.1亿令吉,占马外贸总额的5.33%。2006年7月,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纳吉布赴泰国出席马泰边境委员会会议。
同英国的关系
马曾是英国殖民地,后加入英联邦,并与英同为“五国联防安排”成员,双方关系密切。80年代初马收购英资企业导致两国关系趋于冷淡,后虽有所回升,但仍时有摩擦。1995至1996年间,前首相敦马哈蒂尔医生三度访英,两国关系有了较大改善。2005年3月,副首相兼国防部长纳吉布访英。9月,巴达维总理赴英国伦敦出席大马全球促销巡回发展会并发表演讲。2006年7月,副首相兼国防部长纳吉布访英。
同日本的关系
两国经贸关系密切。上世纪80年代,马哈蒂尔总理就提出向日本学习的“向东看”政策,旨在通过引进日本的资金、技术和管理,加快马来西亚的经济建设。2005年,双边贸易额1129亿令吉,占马外贸总额的11.67%。2005年5月,巴达维总理访日,双方同意于年底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12月,马与日本签署两国《经济伙伴关系协议》,成为继新加坡和墨西哥之后第3个与日本签署此类协议的国家。2006年5月,巴达维总理访日。6月,日本明仁天皇访马;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纳吉布访日。
同美国的关系
美近年来一直是马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主要外来投资者。2005年,马美双边贸易额1609.5亿令吉,占马外贸总额的16.63%。1999至2003年6月,美对马协议投资额累计为50.74亿美元。两国在“民主”、“人权”等问题上矛盾较深,双边关系曾因“安瓦尔事件”受到一定影响。“9·11”事件后,美出于国际反恐合作的需要,重视马在伊斯兰国家中的特殊作用,两国政治关系有所改善,反恐合作加强。
同其他国家的关系
2006年1月,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访马。2月,阿都拉首相访问澳大利亚。3月,伊朗总统内贾德访马。5月,巴达维总理访问牙买加。6月,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访马;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纳吉布访问印度。7月,东帝汶总理奥尔塔访马。8月,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访马。9月,巴达维总理赴芬兰出席第6届亚欧会议,赴古巴出席第14届不结盟运动峰会,赴美国出席第61届联大。11月,巴达维总理访问巴基斯坦。12月,巴达维总理访问委内瑞拉。
经济
综述
马来西亚是相对开放的以国家利益为导向与新兴工业化市场经济体。国家透过宏观经济计划,在指引经济活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重要性逐渐下降。为了使经济多样化,并使马来西亚的经济减少对于出口货物的依赖,政府正推动马来西亚的旅游业。因此,旅游业已成为马来西亚的第三大的外汇收入来源,但它正受到成长中的工业经济所造成的空气和水源污染以及森林砍伐所威胁。大马已发展成为伊斯兰银行的一处中心,而且该国在伊斯兰银行拥有最多的女性劳工。知识经济服务也正在扩张
上世纪70年代前,马来西亚经济以农业为主,依赖初级产品出口。70年代以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行出口导向型经济,电子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同时实施马来民族和原住民优先的“新经济政策”,旨在实现消除贫困、重组社会的目标。
1987年起,经济连续10年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长。1991年提出“2020宏愿”的跨世纪发展战略,旨在2020年将马建成发达国家。重视发展高科技,启动了“多媒体超级走廊”、“生物谷”等项目。
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出现负增长。通过稳定汇率、重组银行企业债务、扩大内需和出口等政策,经济基本恢复并保持中速增长。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出口下降,政府为应对危机相继推出70亿令吉和600亿令吉刺激经济措施。2009年纳吉布总理执政后,采取了多项刺激经济和内需增长的措施。如今经济逐步摆脱金融危机影响,企稳回升势头明显。2010年公布了以“经济繁荣与社会公平”为主题的第十个五年计划,并出台“新经济模式”,继续推进经济转型。
国际贸易,促进了航线在相邻的马六甲海峡,与制造的关键环节。马来西亚是一个农业与自然资源出口国,石油是主要的出口。马来西亚曾经是锡的最大生产国,橡胶在世界棕榈油。制造业在国家的经济影响很大,虽然马来西亚的经济结构已经开始远离它。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商。
吉隆坡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维持在或低于3%的通货膨胀率及失业率,加上其充足的外汇储备及较小的外债使类似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的经济萧条再次发生在马来西亚的可能性变得非常小。
马来西亚主要的股票市场是马来西亚股票交易所(英文:Bursa Malaysia Berhad)及MASDAQ(科技股市)。
· 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磁盘驱动器生产国。
· 普腾汽车在国内外的销量也与日俱增。
· 钢铁等重工业仍然是马来西亚的经济支柱之一。
· 胶乳和橡胶工业都是马来西亚的经济强项。
2013年马来西亚主要经济数据
|
国内生产总值(GDP)
|
3166亿美元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
4.7%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10553美元
|
通货膨胀率
|
2.1%
|
对外贸易总额
|
4401亿美元
|
外汇储备
|
1349亿美元
|
汇率
|
1美元≈3.2林吉特
|
工业
马来西亚政府鼓励以本国原料为主的加工工业,重点发展电子、汽车、钢铁、石油化工和纺织品等。2006年制造业销售收入5113亿令吉,增长11.2%,;就业人数108万。马来西亚的工业主要是原料主导型的加工工业,近些年来,在电子,汽车以及钢铁方面发展非常迅猛。马来西亚工业发展很快,从事工业的就业人数也逐渐增多。如今,马来西亚将出口导向型作为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将工业发展成为技术密集型工业,增加工业产品的附加值,因此,在建筑业,制造业和电子业都取得长足发展。
马来西亚是生产及出口半导体、视听器材、空调、橡胶产品及人造油产品,并居于领导地位的国家。马来西亚工业经过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完整的工业体系。马来西亚工业以汽车、电子、机械制造等比较发达。国产小汽车在东亚一带享有盛誉。马来西亚也把重点放在推介资讯科技上,它以多媒体超级走廊宏愿计划大举开放通讯市场、网上资讯服务、电子商务、数码广播科技。
矿业
马来西亚以锡、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为主,2010年矿业总产值估计为44.96亿令吉。据马能源、供水及通讯部统计,马原油储量为52.5亿桶,可供开采19年。天然气储量为24889.85亿立方米,可供开采33年。2010年石油产量为2.3亿桶,液化天然气产量为2436.3万吨。
制造业
马来西亚制造业是马来西亚最大的生产部门,近30年来,马来西亚制造业发展迅速,2010年制造业总产值约为2641.7亿美元,增加值为539.1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达22.5%。马来西亚制造业以食品制造、电子电器业、木制品业、炼油业、橡胶产品业和非金属矿产品业为主。
在制造业各行业中,精炼石油产品、化工产品、电子元件和电路板制造和动植物油脂制造(主要指棕油制品)是2010年马来西亚GDP的主要贡献行业。这四个行业的工业增加值为238.7亿美元,占制造业的比重达到44.2%。
电子制造业
马来西亚电子制造业发展迅速,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马来西亚电子制造业主要涵盖电子元件和电路板制造、消费电子产品制造、计算机和周边设备、通讯设备制造等领域。2010年,马来西亚电子制造业总产值539.7亿美元,增加值为96.4亿美元,占制造业的比重为17.9%,从业人员31.4万人。其中,电子元件和电路板制造产业总产值为284.1亿美元;消费电子产品制造产业总产值为125.8亿美元;计算机和周边设备制造产业总产值为94.1亿美元;通讯设备制造产业总产值为35.7亿美元。世界上有1/3的半导体是在马来西亚的槟城装配的,众多的电子供应商、采购商和制造商聚集在槟城,使今日的槟城有“东方硅谷”之称。
汽车产业
在马来西亚,汽车工业被认为是最重要、最具战略意义的行业之一。2011年,马来西亚汽车销量达到60万辆,位居印度尼西亚、泰国之后,是东盟第三大汽车市场。马来西亚主要有三个汽车制造商:宝腾(Proton)、派洛多(Perodua)和韩国KIA。其中,宝腾是马来西亚民族汽车工业的标志,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汽车公司,而派洛多是马来西亚于1993年成立,主要同日本的大发、丰田合作,是马来西亚第二大民族汽车品牌。马来西亚汽车市场是由马来西亚民族汽车控制着,宝腾和派洛多每年占据该国90%的汽车市场份额,这是马来西亚汽车市场的一大特点。此外,马来西亚汽车市场的另一特点是乘用车销量远高于商用车,2011年马来西亚乘用车销量达53.5万辆,而商用车仅为6.5万辆。数据显示,2010年马来西亚汽车产业总产值达到70.3亿美元,其中乘用车总产值为69.7亿美元,商用车总产值为0.6亿美元。
旅游业
马来西亚国家第三大经济支柱,第二大外汇收入来源。1990年和1994年举办两届马来西亚观光年。拥有饭店约1878家,饭店入住率55.3%。据马旅游部统计,2010年赴马游客为2470万人次,收入583亿令吉。
服务业
马来西亚服务业范围广泛,包括水、电、交通、通讯、批发、零售、饭店、餐馆、金融、保险、不动产及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等。70年代以来,马政府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使服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行业之一。2005年服务业增长6.5%,就业人数约535.36万,占全国就业人口的50.76%,是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相应的旅游业,也使得当地服务业取得非常大的进步,批发,零售,金融,住宿等等,都显示了马来西亚在服务业拥有飞速的发展,并且服务业促进当地就业,全国几乎一半的人口从事服务业。
自1996年设立“多媒体超级走廊”以来,创造了超过4万个就业机会。截至2006年7月,多媒体超级走廊内1552家注册公司销售收入约60亿令吉。
农林渔业
农业以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有油棕、橡胶、热带水果等。粮食自给率约为70%。2010年农业总产值为1046亿林吉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3%,就业人口147.5万。盛产热带林木。渔业以近海捕捞为主,2011年鱼类捕捞量为52.6万吨。
财政金融
2006年9月,马政府向国会提交2007年度财政预算案,其中总收入1348亿令吉,总支出1594亿令吉,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06年的3.5%降至2007年的3.4%。
截至2006年底,外债总额512亿美元。截至2007年3月,马外汇储备为873亿美元,是短期外债的9.1倍,可支付进口8.1个月。
对外贸易
2012年,主要出口市场为新加坡、中国、日本,主要进口来源国为中国、日本、新加坡。为世界第18大贸易国.主要进口机械运输设备、食品、烟草和燃料等。
外国资本
马来西亚大力吸引外资。大力吸引外资。主要外资来源地为日本、荷兰、澳大利亚、美国和新加坡。2011年,马外资流入量为3639亿林吉特。
文化
风俗
称呼
马来人没有固定的姓,所以在称呼他们时并不以他们的姓作为称呼。马来人的名字可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他们的名字,中间隔着“bin”或“binti”,有时会省略。第二个部分是他们父亲的名字。男士:中间就用“bin”,而女士则用“binti”。
在非正式的场合,对小辈较为亲昵的称呼为Adik或dik,意为弟弟或妹妹,名字则可省略。对年级较大的男士可称为Pakcik,意为伯父,女士为Makcik,意为伯母。
在日常场合,用Encik加名称呼男性,意为某某先生,用Cik加名称呼女性,意为某某女士。
在较为正式的场合,用Tuan加名,来尊称男士,用Puan加名,来尊称女士。此外,对有人封号的人可直接尊称其封号或封号加姓名。如Datuk、Tan Sri等。
见面礼
传统的马来人见面礼十分独特。他们在见面时会用双手握住对方的双手互相摩擦,然后将右手往心窝点一点。对不相熟的女士则不可随便伸手要求握手,男子应该向女子点头或稍行鞠躬礼,并且主动致以口头问候。但现在西式的握手问好在马来西亚是最普遍的见面礼,不论用在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都可通用无阻。
进餐
马来人忌食猪肉、饮酒。在马来餐厅用餐时若看到餐桌上有一个大大的水壶时,别误以为是装着饮用水的茶壶,其实里面的水是用来洗手用的。一般马来人都是用右手抓饭来吃,所以用餐前及用餐后洗手是马来人餐桌上的礼节。
拜访
在马来西亚,除非主人允许,否则不管是到访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的家,都需在入门前先脱鞋子。到马来人家做客,如果主人安排坐在地板上的垫子上,男性应盘腿而坐,女性则应把腿偏向左边而坐。
其他禁忌或礼节
不可用食指指人,若要指示方向,只能用拇指。与马来人打招呼、握手、馈献礼品或接物时不可用左手。若用左手接物或打招呼,是对他们不敬的举止。马来人忌讳别人触摸其头部,除了教师或宗教仪式外,任何人都不可随意触摸别人的头部。不要把脚底展露在他人面前,用脚底对着人是对别人的侮辱。
服饰
马来人男女传统礼服分别是:男士为无领上衣,下着长裤,腰围短纱笼,头戴“宋谷”无边帽,脚穿皮鞋。女士礼服也为上衣和纱笼,衣宽如袍,头披单色鲜艳纱巾。在马来西亚除皇室成员外,一般不穿黄色衣饰。打工族为了工作穿着方便,一般着轻便的西服,只在工余在家或探亲访友或在重大节日时,才着传统服装。在各种正式场合,男士着装除民族服装或西服外,可穿长袖巴迪衫。巴迪衫是一种蜡染花布做成的长袖上衣,质地薄而凉爽,现已渐渐取代传统的马来礼服,成为马来西亚“国服”。
美食
马来菜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菜肴类似,口味较重,多以胡椒和咖喱调味。其中较出名的食物有椰浆饭、香喷喷的沙嗲(鸡肉、牛肉及羊肉串)、马来糕点、竹筒饭、沙爹、沙律啰惹、咖喱鸡、飞天薄饼(Roti canai)、黄姜饭等。马来西亚可以说是一个美食天堂,多元文化的种族的天然优势下,造就了马来西亚这国家拥有许多特殊美食。
语言
马来西亚的官方语言称为马来西亚语,一种标准化的马来语。英语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曾经是实际上的官方语言,虽然在1969年种族骚乱后,马来语成为主要语言。在马来西亚社会的许多领域,英语依然是一种活跃的第二语言。马来西亚英语也称为马来西亚标准英语(MySE),是源自英国英语的一种英语型态,虽然很少正式使用这个名称,除非是跟教育有关的讨论。马来西亚英语也广泛使用在企业,并使用大马式英语(Manglish),这是一种口语化的英语形式,带有很重的马来语、华语方言及泰米尔语的影响。政府不鼓励错误使用马来语,并对那些混合马来语和英语的公共标示牌处以罚款。
由于马来西亚华人坚持捍卫华文小学、华文独立中学与国民中学华文课程,并有华文报纸与媒体,以及华社组织的支持(华教、华文媒体、会党合称大马华人三大精神支柱),一般都能使用流利的汉语交谈。在平常生活以及非正式场合下,多数的马来西亚华人惯用混合各种方言、英语与马来语的“罗惹式华语”。在华文学校、广播电视、公开正式场合或演说,则使用标准华语。而一些粤语等方言电台如988,MyFM等则会在某些时段说方言,避免各籍贯的华人忘了自己的根源。
华人迁居马来西亚数百年,其祖居地大多位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是以各种方言,也随着祖先南来,且在马来西亚继续流传。仍为人们所使用的方言,依据祖居地由北而南排列,包括闽清话、兴化话、闽南语、客家语、潮州话、粤语、海南话、广西粤语等等。在乡村地区,同一方言群聚居较多,会有较单一的方言。在市镇地区,虽有一到两种强势方言,但人们中多通晓各种方言,能够快速转换对答。
为规范华语使用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于2004年2月13日宣告成立。
宗教
马来西亚是个以农立国的民族,因此维持着许多原始信仰,特别是各民族浓厚的宗教色彩。其宗教融合了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其中以印度教影响尤为深远。由于多民族的长期共同生活,形成一种多元的文化特色。
节日
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农历新年(即春节)、国庆节、哈芝节、屠妖节、圣诞节、劳动节、卫塞节、 最高元首(在任)诞辰。
社会
人民生活
根据马财政部统计,截至2003年8月,马个人存款占银行存款总额58%,年增长率6%。根据马能源、通讯和多媒体部统计,截至2004年6月,固定电话用户454.7万人;移动电话用户1240.8万人,城市和乡村中的固定电话拥有率为23%和12%,移动电话拥有率为53%和12%。截至2006年4月,马电脑用户420万人,互联网使用人数占40%。
马来西亚房价世界排名第99位,租金却是第9位,相对于新加坡高昂的开销,马来西亚不仅地理位置理想还有众多优惠政策,“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MM2H)以其较低的门槛、较简易的程序和较优惠的待遇吸引了大批国外人士到马来西亚置业定居、购房投资。2011年马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为每月4025令吉。
卫生
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32979名医生,137所医院。1986年马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截至2006年6月,马共发现艾滋病患者5830人。2010年人均寿命男性为71.9岁,女性为77岁,婴儿死亡率6.8‰。
根据马来西亚卫生部统计,2003年,全国平均每1377人1名医生,共有病床34089张。2006年人均寿命74.1岁。
通讯
马来西亚是亚洲基础建设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该国的电信网络在东南亚仅次于新加坡,有470万固网用户,超过三千万的手机门号。马来西亚具有七座国际港,最主要的是在巴生。共有两百座工业区。全国有超过95%的人民可享用干净水源。在殖民时期,发展工作集中在大城以及某些有安全顾虑的区域。虽然农村区域一直是重大发展的焦点,但是农村依然落后,例如马来西亚半岛的西海岸。电讯网络即使在都市区域相当庞大,但是乡村居民很少有机会受惠。
媒体
马来西亚约有50份报纸,用8种文字出版。主要报纸有:马来文的《马来使者报》《每日新闻》《祖国报》《马来前锋报》;英文的《新海峡时报》《星报》《马来邮报》;华文的《星洲日报》《光华日报》《南洋商报》等。
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简称马新社)是一个半官方的通讯社。马来西亚广播电台属官办,建于1946年,拥有6个广播网,用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广播。马来西亚之声电台建于1963年,用马来语、英语、印度尼西亚语、缅甸语、他加禄语和泰语等8种语言对外广播。
马来西亚电视台属官办,建于1963年,设有两个公共无线电视频道(国营电视台)TV1、TV2,无线电视TV1使用马来语播放节目,而TV2则使用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为各个族群的观众服务。另外还拥有四家私营无线电视台的首要媒体集团。旗下包括使用华语和英语的八度空间电视台(8TV)、国民电视(NTV7)、以及使用马来语的TV3与TV9。首要媒体集团和马来西亚电视台并没有开辟以中文节目为主的免费电视频道,马来西亚现有的6个免付费电视频道所播出的节目都需要和马来人和印度裔一起共用。另外马来西亚也在1996年开办了Astro集团,该公司主要提供管理服务于旗下子公司,包括收费电视服务,电台广播服务等等。
教育
马来西亚政府努力塑造以马来文化为基础的国家文化,推行“国民教育政策”,重视马来语的普及教育。华文教育比较普遍,有较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2007年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91.9%,入学率71.5%。全国共有470多家公共图书馆,藏书1130万册.
小学学校分为三种。第一是以马来文为主的国民小学;然后还有以华文或淡米文为主的国民型小学。而中学则分为两种,既是国民中学5年制和以华文为教育体系的华文独立中学6年制。国民中学普遍为5年制,即中一至中五,但有中学预备班与大学先修班。等级分为初和高中。初中时报考(PMR)高中科班制即分为理,商和文科,高中报考SPM,国民大学先修班则分为两种即中六和Matric预科班。中六报考STPM,预科班以学期鉴定。大马现有61所独中,每所独中皆分为高、初中等级,并于初中三及高中三报考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初中及高中统一考试初中学生统一课程,而高中则分学科班级上课。学科班级普偏上分理科和文商,有条件的独中也开办技职教育班。从中学至大学,可通过不同途径即私立学院所开办的A-Level,大学基础班,专业文凭。
1997 年马来西亚政府通过了《私立教育法》,为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在马来西亚有10 所高等公立大学,4 所外国大学分校,652 所私立学院 ( 其中 79 所私立学院提供 3 + 0.2 + 1 等双联课程) .私立教育机构每年招收的学生有几十万名,为了保障质量,马来西亚教育部成立了私立教育及国家学术鉴定局 (LAN),对私立教育机构的课程设置、学费以及师资水平进行监督和调控。马来西亚著名公立大学有马来亚大学,2013QS亚洲排名32,世界排名167;马来西亚国民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等2013QS亚州大学前100强,五所马来西亚高校列于其中。
体育
马来西亚羽毛球项目较突出,是羽毛球界的五大强国之一(丹麦、中国大陆、韩国、印尼和马来西亚)。历代皆有人才出,李宗伟,华裔,男子单打选手。从1998年开始代表马来西亚出外参加比赛,在2003年在大马卫星羽球赛赢得首个冠军。常被拿来与中国林丹、印尼陶菲克和丹麦的皮特·盖德并列为四大天王。李宗伟如今仍然是中国羽毛球男子单打的有力对手。
马来西亚至今未获得过奥运金牌,羽毛球是大马唯一赢过奥运奖牌的项目,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拉昔夫与耶莱尼兄弟夺得男双铜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谢顺吉与叶锦福赢得男双银牌,拉锡德摘取男单铜牌。李宗伟与林丹,两人在2008年与2012年连续2届奥运会双双闯入男单决赛,李宗伟连续2次都遗憾获得银牌。
马来西亚选手曾在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夺得8枚金牌、17枚银牌和17枚铜牌,无论是金牌数还是奖牌总数都创造了该国代表团亚运会历史最好成绩。上述8枚金牌分别来自保龄球(3枚)、羽毛球(1枚)、武术(1枚)、帆船(1枚)、壁球(2枚)。
马来西亚足球协会在2004年正式推展马来西亚超级足球联赛,并希望能够借助有关的足球联赛提高马来西亚的足球水平。
科技
马来西亚2002年开始发展自己的太空计划,年2006俄罗斯同意一个马来西亚运输到国际空间站作为一个数十亿美元的购买18俄罗斯苏霍伊su-30mkm战斗机由马来西亚皇家空军的一部分。政府投资建设卫星通过拉萨卫星计划。
交通
公路
截至2013年,马来西亚的公路网涵盖98721公里(61342英里),
并包括长达1821公里(1132英里)的大道。该国最长的高速公路是南北大道,全长800公里(497英里),介于泰国边界与新加坡之间。相较于西马,沙巴与砂拉越的公路系统较不发达,品质也较差。
铁路
铁路系统为国营,2003年,铁路总长2267公里,主要贯穿马来半岛。在某些城市有造价相对低廉的高架轻轨系统,例如吉隆坡。亚细安铁路快车连结吉隆坡与曼谷,未来打算延伸从新加坡到中国。
水运
马来西亚内河运输不发达,海运80%以上依赖外航。共有各类船只1008艘,其中100吨位以上的注册商船508艘,注册总吨位175.5万吨;远洋船只50艘。共有19个港口。大力发展远洋运输和港口建设,主要航运公司为马来西亚国际船务公司,主要港口有巴生、槟城、关丹、新山、古晋和纳闽等。
空运
马来西亚民航主要由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经营,有飞机110余架,开辟有航线113条,其中80条为国际航线。1996年11月,第二家航空公司——亚洲航空公司投入运营。全国共有机场37个,其中有5个国际机场:吉隆坡国际机场、槟城、浮罗交怡、哥打基那巴鲁和古晋。[4] 马来西亚共有118座机场,其中38座铺设硬面跑道。大马的国家航空公司是马来西亚航空,提供国际与国内航班,此外有两家马来西亚籍的航空公司飞航。
旅游
东南亚扼守马六甲海峡的花园国度,纯净的海滩、奇特的海岛、原始的雨林以及现代化的都市组合成了马来文化的发源地。马来西亚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阳光充足,气候宜人,拥有很多高质量的海滩、奇特的海岛、原始热带丛林、珍贵的动植物、洞穴、古老的民俗民风、历史文化遗迹以及现代化的都市。2016年3月1日起,马来西亚对中国大陆公民推出电子签证与免签政策,最快24小时出证。
沙巴
沙巴有很多闻名世界的观光区
神山公园(Kinabalu National Park)、东姑阿都拉曼公园(Tunku Abdul Rahman Park)、西比洛人猿保护中心(Sepilok Orang Utan Rehabilitation Centre)、哥曼洞(Gomantong Cave)、西陵安海龟岛(Seringan Island National Park)、Danum Valley、西巴丹岛(Pulau Sipadan)、沙巴州博物馆。
沙巴州首府亚庇
美人鱼岛(Mantanani Island).迪加岛(Pulau Tiga).kawa kawa红树林 .环滩岛(Mengalum Island)MaRi MaRi文化村 .龙尾湾(kelly bays).海岛公园(sapi/manukan/mamutik)世界十大最佳日落观赏点丹绒亚路海滩.美人鱼岛每天有上岛人数限制,需要提前预定。
槟城
槟城蝴蝶园,园内有50多种3000多只蝴蝶和青蛙、蝎子及其他昆虫,还有百合花池塘、瀑布、隧道、泥泡地、实验室等。
砂拉越
砂捞越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州,分散着27种部落民族,是一个多文化的地域。在沙拉越,每公顷的树林种类比整个北美洲还多,一棵参天大树上有上千种昆虫。
砂捞越地洞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天然洞穴,宽450公尺,高100公尺。
马六甲
马六甲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古城,马六甲州的首府。它位于马六甲海峡北岸,马六甲河穿城而过。该城始建于1403年,曾是马六甲素丹国(满剌加王国)的都城。从16世纪起,历受葡萄牙、荷兰、英国的殖民统治。数百年来,华人、印度人、阿拉伯人、暹罗人及爪哇人相继来到马六甲,经过长期的交流,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汇成特有的文化风貌。这里有中国式的住宅,荷兰式的红色楼房和葡萄牙式的村落。市内古代修建的街道,至今依然保存较好,街道曲折狭窄,屋宇参差多样,很多住房的墙上镶着图案精美的瓷砖,木门上装着瑞狮门扣,窗上镶龙嵌凤,古色古香,处处显示出马六甲这个历史古都的独特风貌。
中国山
又名三保山,是为纪念中国明朝三保太监郑和而命名的。此山位于马六甲市郊。
荷兰红屋
建于17世纪,是东南亚地区现存的最古老的荷兰式建筑物。300多年来,它一直是政府机关所在地,直至1980年才改为马六甲博物馆。荷兰式惹兰叻参红屋有厚厚的红砖墙,笨重的硬木门,门前是宽阔的石级。馆内保留了马六甲各个时期的历史遗物,包括荷兰古代兵器,葡萄牙人16世纪以来的服装,马来人婚嫁服饰,金、银、珠宝手工艺品以及在马六甲港口停泊的各类古代船只的图片等。馆内还收藏有稀有的古代钱币和邮票。
葡萄牙城山
在马六甲市西南,接近马六甲河口,有一座山,是马六甲苏丹拜里米苏拉将中国明成祖赠送的金龙文笺勒石树碑之处,明成祖曾封此山为“镇国山”,后名圣保罗山。山的东南麓有一座“没有墙的城门”,那是马来西亚历史遗迹。